团学工作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团学工作 > 学工动态

青春暖夕阳,关爱抚人心

时间:2023-07-14    浏览次数:0

  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关爱老人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张谷英村因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以“孝”为先的家风。为追随习近平总书记“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”的思想,贴合张谷英村“孝”文化,践行敬老爱老的社会责任,7月13日,观察实践团在张谷英村进行了以关爱空巢老人为主的走访调查。

  
  观察实践团先后采访了张谷英村作家张灿中先生、爱好木工的张岳仁爷爷等人,从不同的方面更深入地了解了张谷英村。
  张灿中是老族长张胜利的儿子,《江南民居瑰宝——张谷英大屋》一书的作者,早年经商,后回到家乡撰写书籍介绍张谷英村的历史文化,如今在张谷英村经营万顺客栈,坚守家乡。他介绍到,张谷英村整个家族的族风非常好,民淳俗厚、邻里和睦,“孝”“廉”一直都是张氏家族所推崇的美好品德。
  
  张岳仁爷爷是一位爱好手工木雕的老人。他热情地向观察实践团展示了其亲制的烛台、香炉和传承几代的老物件。随后张爷爷意味深长地讲述着他的故事,“我们这一代的人,干了很多农活,都是靠农业为生。现在条件好了,机械代替了很多工作。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,我也是这样劝诫我孙子,'书读得多才能当大牛'。”
  
  观察实践团在与老人的交谈中,了解到政府每月都会给予老人补贴,村里和公司合作发展旅游业。村民有田地,基本上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自给自足。村里有水泥路,石桥也加固、打磨过。村头就是镇,交通便捷。镇上有卫生院,离村只有十分钟不到的路程。在外工作的子女也会时常打电话回家,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。
 
  张谷英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,许多村民开起乡村民宿、农家乐,卖起土特产。资源变资产,文化变收入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增收难的问题。通过今天走访实践团体会到“不离故土又增收入,在家门口就走上致富路”的含义,村民们分享到乡村旅游带来的一定红利,幸福感与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。